7X24小时服务热线:

020-88888888

您的位置: 开云APP注册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

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安全隐患如何破?

发布时间:2024-03-05点击数: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便捷、灵活、经济的交通工具,一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电动自行车入楼停放,电池入户充电等问题却时有发生,成为消防安全的重大隐患。

  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2023 年全国共接报电动两轮车火灾 2.1 万起,相比 2022 年上升 17.4%。2022 年全国共接报电动两轮车火灾 1.8 万起,比 2021 年上升 23.4%。

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安全隐患如何破?

  2024年2月23日4时39分,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雨花台区明尚西苑6栋发生火灾,伤亡较大,经初步分析,火灾即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处起火引发。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的极大关注。

  为了获得更长的续航里程、更高的骑行速度,一些人喜欢对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电池进行改装,或者重新购置电池替换原装电池。

  据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通报,今年1月,北京市发生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火灾33起,其中,因电池故障导致的火灾有30起,这些电池故障大多都是违规改装电池造成的。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鹏林介绍,电动自行车电池一般有铅酸电池、锰酸锂电池、三元电池、磷酸亚铁锂电池等多种类型,每种电池的充电电压并不完全相同,在改装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混用,从而导致过充电,进而引发起火爆炸。

  另外,电池受到挤压、撞击、跌落、刺穿等影响,会导致电池内部短路。会使得电池内存储的电能快速释放,瞬时发出大量的热,分解析出气体,进而起火爆炸。消费者擅自改装的电池或者使用的劣质电池,不仅发生内部短路的概率更高,由于缺乏阻燃添加剂等安全设计,短路后更容易引发起火爆炸。

  因此,广大群众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通过CCC强制认证的电动自行车,使用原装电池,不要自行改装、更换,如需维修、更换,请到正规售后服务站点;其次,应使用原装充电器、正规充电柜对电池进行充电,以避免充电电压不匹配导致过充电;第三,在长时间不使用时,电池既不要处于空电状态,也不要处于满电状态;对于使用多年的老旧电池,尤其是已经出现鼓包、漏液、发热的电池要及时更换。

  2022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起草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已完成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目前正处于审查阶段。央视财经2024年2月25日报道,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多地都已制定了针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地方性技术标准。比如作为全国锂电池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第一名的城市,11月20日,广州市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新标准中,要求锂电池电动自行车触发热失控报警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将为广州“”安全再加码。

  另外,2024年国家也会出台锂电池电动自行车相关强制性标准,本标准将填补国家层面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安全质量监管的技术依据空白。标准发布以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提供。

  广州新推出的团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先行先试”,走在了全国的前面。相关企业增加少量的成本投入提升锂电池的安全性,团标要求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据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CESA)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增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中,锂电池占据了97.1%,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而造成锂电池爆炸最主要的因素有过充和短路两大类。

  目前市场上,已有电动自行车充电智能监测预警平台,以AI大数据算法为核心,可以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时的电流和电压波形高频采样,提取电流、电压、功率、高次谐波等上百种特征,精准识别电动自行车充电报警行为,并把报警信息推送给管理平台进行预警,从而降低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隐患。

  电动自行车除短路起火外,非充电过程中也会引发火灾,一旦起火爆燃,火势发展迅猛,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和高温火焰,人员的逃生时间非常短。近年来,电动车在室内、楼道内停放引发的火灾案例时有发生,如何从源头阻止电动自行车“乘梯上楼”,以智慧手段防止电动自行车入梯等不文明行为,减少安全隐患,智能物联行业从业者贡献着大量方案。

  譬如电梯AI智能监控系统,它能运用视频算法有效识别长时间遮挡电梯门、剧烈运动碰撞等多种不安全、不文明的乘梯行为,即时发出告警信息提醒纠正或阻止,系统自动记录现场原始数据,实现责任清晰可追溯。

  多地小区也安装了智能阻止系统,在电梯内顶部安装的智能摄像头,能够自动识别进入电梯的车辆,当智能摄像头识别到有电动车进入时,就会立刻闪光播放语音警告,然后联动梯控系统,控制电梯门。只要电动车进入电梯,电梯门则无法关闭,直到电动自行车退出,电梯才会恢复正常使用。当然系统算法,能够有效过滤自行车、婴儿车、轮椅等干扰,准确检测到电动车,从源头阻止其上楼。

  根据应急管理部2021年发布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高层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场所,都禁止电动自行车停放或充电等行为。在全国各地走访发现,居民将电动自行车或是电池违规带入室内充电的现象依然多见,其主要原因则是公共充电设施不足、不重视充电安全等因素所致。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末,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5亿辆,除了从立法层面,完善相关场所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法规标准外,更重要的是应积极探索“疏”“堵”结合的经验做法。

  如何防患于未“燃”,不是贴在橱窗里的标语,而是需要不折不扣严格落实的规定,规范电动车停靠、充电,日常安全工作要做到位。谁来管、怎么管,权责必须清晰。有物业的,物业要担起责任;没有物业的,居委会或相关主管单位也要管起来,做好相应的服务与引导;其次,主管单位和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将整治电动车违规停放问题常态化、动态化,及时向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亮剑。针对公共充电设施不足导致的乱停放、乱充电的问题,各地也应积极探讨疏堵结合的做法交通工具有哪些种类,在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方面,以北京为例,计划在已建成的95万个公共充电接口的基础上,于2024年再新建20万个,解决车主充电痛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20-88888888

微信咨询
开云(kaiyun)APP注册/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返回顶部